这个病不一样的 马铃薯疮痂病危害特征主要侵染块茎,块茎染病先在表皮产生浅棕褐色的小突起,逐渐扩大,木栓化,表面粗糙,后期在病斑表面形成凸起或凹陷型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表皮,不深入薯内马铃薯粉痂病 危。
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三粉痂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土豆粉痂病,致病菌是,低等真菌鞭毛菌亚门,一旦发生不好治疗,只能预防1换土豆种,有病害的一律不用2换地,有病原菌的地35年换茬3如果你们那边是催芽再定植可以用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喷土豆种,提前预防再;传播方法汁液传,土壤传,种薯传,嫁接也能传毒,但蚜虫及种子不能传毒传毒介体已知马铃薯粉痂病的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是唯一介体,病毒存在休眠孢子内,至少可存活2年,休眠孢子萌发游动孢子,游动;马铃薯粉痂病危害症状 块茎病部横剖面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 块茎发病初期在表皮上出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有半透明晕圈,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大小不等的“疤斑”,随病情的发展,“疤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呈现橘;防治该病首先应选用表面完整无病的薯块做种长期发病的地块,即使发病较轻,也应停种几年马铃薯粉痂病与疮痂病相似,粉痂病症状是在块茎上产生褐色隆起,以后表皮破裂,但隆起部不长孢子,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