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正文

脆皮米糕的做法视频

  怀念小时候的味道,食物慰藉的不仅是或忙碌或空虚的人们,它还是情感抒发,普通人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种类繁多的调味品里变换着...

  文山

  

  (这张照片是外公外婆拍的。两个人跑去蹲在臭豆腐摊面前馋的流口水,最后还是被他们连骗带哄的拖走)

  小时候到文山过寒暑假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从厦门坐飞机到昆明,再从昆明客运站坐十几个小时的大客车到文山,有时候运气好可以搭上长辈熟识的私家车,就能节省好几个钟头。但是无论是大客车还是小汽车,在蜿蜒颠簸的山路上都是很难前行的。

  现在的大巴客运基已经不走蜿蜒曲折的山路,不过还能在郊区山上找到以前山路的模样。

  

  

  

  

  

  

  表情呆萌的黑山羊站牢牢的立在山丘的斜坡上,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们看了好久。

  

  坐大客车的话里面有上下铺位,老老少少的一排躺着,没有隔开栏,等于你翻个身就能看到对面呼呼大睡的脸或者起球的毛袜子。大家横七竖八的躺着,嗑瓜子打呼噜,等到半夜中途休息站,不管你饿不饿都得下去吃饭,要是不吃,司机师傅回头大喊:免费的饭菜啊,你不吃就是憨包。迷迷糊糊的跟着大部队一起走进开在山路边上的小餐馆。

  文山县城里的儿童玩耍的夜市

  

  周围有树林和缠绕了好几圈挂在树上发黄的灯泡,烟囱往外冒着白烟,空气里弥漫烧炭火的味道,小餐馆门外被链条栓着的看门土狗,眼睛半睁半闭的看着来往的人群,疲倦的趴下又强撑的站起来。“快快,别拖拉,去晚了好吃的都被夹光了”,长辈催促。我非常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走进去,立刻被大厅里吵杂的声音和饭菜香味惊醒,揉揉眼睛仔细看,虽然不是什么复杂讲究的菜肴,原始的农家乐饭菜香还是给当时还够不着饭桌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间田野的饭菜

  

  那个时候的文山还有马车,黄包车,所以大部分路面是马粪混着红土泥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外公外婆的怀里装睡,然后外公外婆一个人背着一个走进当时为数不多设施还算完善的银行职员小区。里面的路面就是平坦的水泥地了,这个时候我们两个又会 “ 不经意 ” 的瞬间醒来。

  我想写写关于文山这个小城镇的早点,它充满了童年的回忆,也是我唯一心甘情愿,在天还没透亮的时候从温热被窝里跪着爬起来的理由。

  

米 线 & 卷 粉

  进小区大门就能看到不远处的银行食堂,天还微亮的时候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会准备一个大圆桌的配菜调料。这个时候只需要花一、两块钱的米线,端到大圆桌上挑选自己喜欢的配菜调料。

  米线一般是用鸡汤 / 豌豆汤炖煮,配菜有香菜、薄荷、腌酸菜、折耳根、韭菜、小葱、芹菜、豌豆、豆芽 ... 荤食就是炸酥肉、炸猪皮、牛干巴、脆肠..有时会有炸好的鸡枞丝。在放调料时候香油和花椒油是必不可少的。

  

  

  

  

  

  光是辣椒调料就有:干辣椒、剁椒、辣椒面、油辣子...

  

  酱油和辣椒粉看个人口味,最后淋上一点点辣油。米线有汤和凉拌的两种,一般情况下只有凉拌的会放酸汤 / 酸醋。在其他省市的米线馆和桂林米粉几乎变成一家人了。其实米线是用米浆做的,而且比较细,口感更好,配料超级多。

  也可以吃凉拌的米线和卷粉

  

  混合了多种调味料的凉卷粉蘸酱

  

  

  

  米线配上层层酥脆的椒盐饼,掰成成几瓣放进去泡一泡更好吃。

  

  

豆 浆 稀 饭 & 油 炸 粑

  豆浆稀饭是传统经典的文山早餐,磨好泡发过的黄豆煮滚几次之后与大米一起煮熟。端上热气腾腾的豆浆稀饭,撒少许盐巴、芝麻、姜汁,随意搅拌一下就可以吃。这个时候香脆油炸粑也做好了。

  

  

  

  油炸粑是用米浆、黄豆渣,中间包裹一点点冷饭。

  

  这样油炸出来里面会形成一个中空,软糊状的口感,外面则是酥脆的。

  

  你 不 了 解 的 汤 圆

  早餐中还有汤圆,和闽南的mua-ji(不知道文字怎么写)有点像。外公外婆特地提早叫醒我就为了吃5块钱一碗沾满各种果仁的软糯圆子。

  

  

  

  外面裹花生、芝麻、黄豆等研磨粉,淋上一层黑糖浆。店老板会给你端上一小碗热汤水。

  

  

  

  

  粉 红 色 的 蒸 糕

  蒸糕是文山特有的小糕点,也是用大米做的。它的制作过程更加复杂困难一些,用传统的蒸屉铺上大米和糯米混合的浆液,先浅浅的蒸一层,然后等凝固之后再铺一层上去,然后就这样反复几遍,中间涂粉色食用染料,在蒸糕差不多到达食指高度时再铺一遍食用染料然后涂上红糖浆,撒满烤好的白芝麻,热乎乎,香糯Q弹的文山蒸糕出炉。

  

  

  

  早晨懒得出门就把蒸糕隔水蒸一下,用细线把它分隔成几小块,然后一边吃蒸糕一边喝普洱茶。

  

  文山州的地理位置和生态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包含文山县),我感觉是全中国混合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各种不同的少数民族小吃,即使是米线也有专门清真馆自己做的牛肉米线,光是早点就有很多种不同的种类和口味。还有边境的很多特色小吃。盛产中草药和野生菌类,临近的几个县城还有天然温泉。

  

  外公外婆家里种的绿植有时候没怎么浇水,就依靠偶尔的下雨也能活下来,真是神奇。这可能也是适合种植稀奇古怪的水果和植物的原因吧。

  有时候在想,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能美美的吃上热乎乎的早餐,那真是一种享受。

  

  

“ 我是 乐乐 ”

画画 & 写写 / 服装设计 / 平面设计 / 摄影 /

  文字:乐乐

  图片摄影:乐乐 / 欢欢

插画:欢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